




民以食為天。糧食是生活的必需品,任何人都離不開它。糧食的品質直接關系到人們的健康。在糧食生產的過程中,第三方計量檢測,施化肥可以增產,灑農1藥可以除蟲。但化肥和農1藥大多對人體有害,必須控制在一定的劑量之內,否則將會造成嚴重的后果。許多國家,計量檢測服務,包括我國,已明令禁止使用。近幾年來,一些發達國家在積極探索完全不使用化肥和農1藥的新式農業,即所謂的“生態農業”,很值得關注。倘能成功并予以推廣,將會對人類的生存和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。

2018年11月16日,第26屆國際計量大會(CGPM)在法國巴黎召開,這是被科學界和世界媒體同行譽為翻開人類科技發展新篇章,具有跨時代、里程碑意義的一次科技盛會。在這次會議上,經包括中國在內的53個成員國集體表決,全票通過了關于“修訂國際單位制(SI)”的1號決議。根據決議,質量單位“千克”、電流單位“安培”、溫度單位“開爾文”、等4個SI基本單位的定義將由常數定義,安徽計量檢測,于2019年的世界計量日——5月20日正式生效。加之此前對時間單位“秒”、長度單位“米”和發光強度單位“坎德拉”的重新定義,至此,國際計量單位制的7個基本單位全部實現由常數定義。這是改變國際單位制采用實物計量的歷史性變革,也將成為人類科學發展進步中不會被忘記的一座里程碑。有自媒體在報道這一歷史事件時寫道,“2018年11月16日,貌似平淡無奇的一天,人類文明悄然度過了一個關鍵節點”。

從表面來看,大家可能感覺不到發生的變化,就如同我們給房子換了一個更加堅固的地基,并不太會直接影響我們生活起居,計量檢測中心,但它實際上已經發生了“脫胎換骨”的變化,一旦遇到臺風這樣的“意外”,它將讓我們感受到它的存在和好處。這次SI重新定義生效后,對于大多數科研人員以及產業發展、人們日常生產生活來說,不會直接造成大的改變,原有的測量結果仍將是連續的、穩定的。但從專業角度觀察,SI的重新定義,將改變國際計量體系和現有計量格局。
